打赢蓝天保卫战,无锡再挂作战图。24日,《无锡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:新“锡十条”)正式对外发布。对照5年前《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》(“锡十条”),新“锡十条”不再紧盯PM2.5这一项污染,而是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挥发性有机物等一并纳入减量范畴,明确到2020年,这三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22%以上,PM2.5浓度力争降至40微克/立方米。
“在‘锡十条’的指引下,大气污染防治初战告捷。”市环保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通过优化产业结构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、强化工业污染治理、发展绿色交通、控制城乡面源污染、提升监控预警能力等六大重点工程,截至去年底,全市PM2.5浓度为45微克/立方米,超额完成较2013年(基准年)下降20%的任务。“不过,改善成果比较脆弱,环境空气质量仍易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。”该负责人坦言,上月末持续近一周的雾霾天气就是例证。
持续改善空气质量,减排是硬道理。新“锡十条”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入手,协同控制PM2.5、臭氧以及扬尘等各类污染物。针对PM2.5,新“锡十条”对已实施项目“再加码”,以前只针对电力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将覆盖到非电行业,其中,全市钢铁行业明年底就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。针对日渐“抬头”的臭氧污染,新“锡十条”从源头入手,减少VOCs排放量,全市将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、油墨、胶粘剂等项目,VOCs 自动监测站点建设、源清单解析等将更科学地指导减排。针对扬尘,无锡将实施降尘考核,各地不得高于5吨/月·平方公里。
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长,移动源污染的减排被提上日程。据介绍,我市正在加快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,力争年底前完成3个固定式和1个移动式的遥感监测点建设,便于今后捕捉排放超标的车辆。同时,车船结构升级也有“大动作”,新“锡十条”规定,我市将在三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25500辆以上标准车,到明年底基本实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电动公交全覆盖。
大气环境的流动性,让区域联防联控成为新“锡十条”关注的重点。根据省统一部署,重污染天气应对已落实“省级预警、市县响应”要求,今后将根据省统一发布的预警信息,按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措施,同时建立大气环境质量异常情况预警管控机制,进一步提升精准治气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