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城市绿道如何充分展示一座城市的山水禀赋和美丽宜居的形象?一座运营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打造安民、亲民、富民工程?一个村庄如何走上乡村振兴之路?3月20日-23日,交汇点记者走进无锡的绿道、厂房、乡村,细微处感知无锡高质量发展。
关键词:惠民
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绿色生态走廊
一条绿道,能穿越整个江阴城区,而且全程没有红绿灯;更让人期待的还有,未来这条绿道还要连通城区八大主题公园。
在江阴法治公园,沿着绿道一路走去,江南的秀美景色尽收眼底。这条绿道采用架空步道与地面绿道相结合的形式,既便于市民行走,又可以避开正常行驶的车辆。同时,绿道设有通道,连接洗手间、公交站,还有附近的学校、企业、餐饮娱乐场所等。在设计建设中,绿道设置了休闲座椅、游乐健身设施,以及颇有江阴特色的城市书屋,尽可能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。
据城市绿道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一段5公里左右的绿道是今年1月向市民开放的,沿途还在建设中。明年,江阴计划建成30公里城市绿道,串连城区八大主题公园。届时,“江阴绿道工程”的绿地覆盖面积将超过万亩,真正建设一条环绕江阴城区的绿色生态走廊。
关键词:责任
城市垃圾焚烧处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
城市的生活垃圾如何实现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理?在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,每天收运过来的垃圾,将在这里变成电力资源,服务于城市的千家万户。
据该厂总经理助理郭翔介绍,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可以处理2000吨城市生活垃圾,占无锡市日处理垃圾总量的45%。从2017年11月10日至2019年3月19日,累计处理入厂垃圾105.66万吨,发电量40772.72万千瓦时。
站在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区,丝毫闻不到垃圾的异味,优美的厂区环境,更让人不能将其与垃圾成山的场景联系起来。郭翔告诉交汇点记者,为了避免大量垃圾集中产生异味,在垃圾进厂后,运输栈桥上加建了快关门,加强密闭措施;垃圾卸入贮存仓后,通过仓内的负压功能,抽取仓内气体至焚烧炉焚烧,确保异味不外溢。
2017年,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厂区大门及周边两个村中心设立三块显示屏,实时公示厂区运行的环境信息,接受公众监督。不仅如此,通过预约的形式,公众还可以走进厂区,实地了解垃圾焚烧处理的整个流程。
关键词:增收
金色乡村用活山水资源赚来可观收入
说起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,当地人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一个词“金色山联”。自2012年评上“江苏最美乡村”、2014年评上“中国美丽乡村”后,山联村的名气越来越响亮,不仅吸引了无锡市的大量游客,就连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,甚至有些游客在山联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。
山联村的党总支副书记虞嘉晔介绍,山联村地处无锡东北部,与江阴、常熟交界,素有“鸡鸣闻三县”之称。坐拥山水资源的山联村,曾经却以采矿为主业,村边采石场成天炮声隆隆、尘土飞扬。为了让村庄美起来、村民富起来,2006年,村里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,走上了观光农业、生态旅游发展道路。
如今,山联村叫得最响的农业观光项目是“春看油菜秋赏菊”。眼下,成片的油菜花已经盛开。等到10月,数百种的菊花不仅将山联染成金色,更让它成为无锡最大的菊产品基地;皇菊等深加工后的衍生产品也将为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关键词:探索
尝试“六次产业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
如何才能找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定义?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的六次产业园正在探索。
“六次产业”如何理解?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党总支副书记徐伟介绍,第一产业是种植农作物,第二产业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,第三产业是围绕农产品延伸产业链,发展配套业态,包括新农村旅游等。六次产业是1×2×3的结构,通过一、二、三产业的共生共融,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,提高村民收入,把原本单一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打造为综合产业。
在产业园内走上一遭,清澈水系环绕园区,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正在加快,整体打造的旅游休闲婚庆产业区已经初见规模……
目前,六次产业园内正通过启动净菜加工中心和食品加工中心建设,构建“保鲜食品加工企业+基地+家庭农场”的经营模式;通过乡村旅游、农耕体验、文化创意、休闲度假等各种新型配套业态,增加农业农村的吸引力和价值力。据了解,这一园区正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的规模。